今日推出“职工代表有话说”栏目第二期,各权属企业负责人、各战线领军人物、基层一线代表等,结合企业实际畅谈“六个重工”的深刻内涵,在热烈讨论中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在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曹茂波——北京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作为山东重工集团在北京的桥头堡,北京公司将认真组织做好“六个重工”精神的传达和学习,充分发挥统筹协同、桥梁纽带和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推进政策项目申报、央企营销合作、荣誉平台争创、品牌公关宣传和服务保障企业“五位一体”业务职能,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全局”的战略定位,在“厚重重工、创新重工”中强化使命担当,在“绿色重工、国际重工”里凝聚合力共识,在“激情重工、幸福重工”上创造一流生态,为建设科技领先、绿色发展、世界一流的高端装备跨国集团彰显北京公司声音、贡献北京公司力量。
邹常青——山东重工集团投资与资产管理部部长助理
作为集团投资管理系统的一员,我以厚重立身,充分认识到资本运营工作的使命担当,以创新立行,在集团发展转型中永葆创新动能,全力推动以资本纽带嫁接技术升级与市场扩张,赋能重工发展。同时,也深刻认识产业发展规律和各种风险因素,为集团守住投资安全底线。在奋斗历程里,始终保持激情拼搏,也收获幸福满满。未来,我要“永不懈怠”,保持危机意识,不断学习提升;要“永立潮头”,保持开放头脑,积极创新引领;要“永争第一”,不断对标标杆,锤炼投研锐眼,让资本活水浇灌实业根基,在稳健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锻造重工投资新范式。
孙磊——中国重汽集团商用车副总设计师,汽车研究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集团工代会、职代会明确了未来的前进方向和任务目标。作为一名研发人员,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研发是脚踏实地的求真、更是技术壁垒的突破;是“从0到1”的挑战,更是“从1到100”的精进。我将紧跟集团科技领先、绿色发展、世界一流的步伐,积极参与建设“六个重工”,秉持“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成”的精神,协同生产、销售并肩作战,将研发从实验室做到生产一线和全球市场,聚焦短板薄弱环节,强化核心技术攻坚,永立潮头、勇攀高峰,以研发之力,打造硬核产品,在集团迈向世界一流的新征程中贡献智慧与力量。
崔保政——山推股份传动分公司机电维修师,齐鲁大工匠
“创新重工”于我而言是车间里拧螺丝、改程序的实践,是“试一试”的闯劲。2013年新产品试验室采集板卡损坏,面对换板卡耗时与厂家软件修改无人的困境,我主动尝试修改代码,用一遍遍调试让屏幕跳出准确数据,深知一线创新是将“不可能”拆解为“步步试”。2020年攻克涡轮自动化单元时,车间领导“放手干,失败我来担”的鼓励,让我在一路厚道文化传承中啃下硬骨头。一线工人的微小创新,正是“创新重工”的实在注脚——再宏大的突破,都始于工位上的“试一试”与“放手干”。相信同心聚力,必能实现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装备跨国集团的愿景。
房鑫——山东重工财务公司资金计划岗高级经理
作为财务公司资金运营部员工,我要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资金计划管理工作。以“科技赋能、装备美好”为指引做好资金计划,科学统筹资金配置,精准对接成员单位资金需求,以“厚重”品格严守资金安全底线。对标先进同业资金管理标准,坚持学研用融合,管理头寸资金,深化产融结合,通过精细化头寸管理和跨境资金统筹,助力集团“1+N”品牌国际化战略实施。持续优化资金监控体系,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打造“绿色重工”、“国际重工”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以实际行动践行重工员工的使命担当。